第八讲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

来源: 责任编辑: 时间:2018-07-02 16:08:56

第八讲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深入领会和牢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对于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风雨兼程、访贫问苦,从黄土高坡到青藏高原,从太行山区到乌蒙山区,从零下几十度到海拔数千米,从“贫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隔山走一天”的四川大凉山,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遍布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听民声、察民情、思对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模范践行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是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党员干部深情讲述了长征路上半条棉被的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半床被子可以彰显出共产党人的本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我们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充分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关键是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体现了对人民创造历史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坚定追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只有真正领悟了人民立场的真谛,才会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做事情、干事业,做有利于人民、符合人民眼前利益要求和人民长远利益要求的事。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提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福建省东山县县委书记谷文昌同志的事迹。谷文昌同志在东山县工作了15年,带领全县人民拼搏奋战,植树造林、治理风沙、修建水库,把荒芜的东山岛变成富饶的粮仓,使群众摆脱了世代逃荒要饭的苦日子。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都是“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并相沿成习,以此表达他们对老书记的敬重和怀念。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不断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民生疾苦放在心头,把改革发展责任扛在肩上,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实践要求,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更高水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我们党制定任何一项政策,推进任何一项改革,都要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大鹏冲天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骏马急速奔跑,不是靠一只脚的力量。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多人民的力量。

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伟业,关键是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讲:“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尊重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承认不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区别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界线。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治国理政,只有亲身征询于田野,虚心问计于百姓,才能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最深刻,群众最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我们的工作就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就有强大的生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根本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实践,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总结我们党发展壮大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始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同时动员指导人民开展新的实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由人民群众评判,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以什么为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实质上是一个对谁负责、让谁满意的问题。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必然要由人民群众来检验,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我们工作的长短优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坚持群众标准、由群众来评判,不能走过场,必须具有约束力,群众拥护什么就鼓励什么,群众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群众反对什么就纠正什么。无论是制定政策、出台规范,还是评选评比、考核表彰,都要注重群众评价,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不能关起门来搞自我评价、自我认可。要经常看一看工作是不是按照群众的要求在展开,看一看有哪些措施和办法还需要改进,让群众真满意而不是“被满意”,使党和人民事业始终体现群众意愿,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三、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为实现人民幸福、迈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归宿,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着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将迈出坚实步伐,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社会主义优越性必将充分显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富裕、更加公平、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要完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自觉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大力弘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鼓励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守法经营,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四、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始终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必须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把群众路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要在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把群众路线贯穿党的全部工作之中。做好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是否重视做群众工作,是否善于做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领导能力强不强的一个基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担负一定领导责任的同志,都应当同焦裕禄同志作个比较,经常想一想,自己为人民服务是不是做到“完全”、“彻底”了。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同时必须看到,一些脱离群众的现象在党内不同程度存在,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这里面,既有立场问题、感情问题,也有方法问题、能力问题。要从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拓展工作视野、丰富工作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在倾听人民呼声、虚心接受人民监督中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在服务人民中不断完善自己,持之以恒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久为功祛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实践证明,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