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展——诚实守信类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时间:2018-08-31 08:02:39


王新华,女,汉族,19726月生,中共党员,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妇产科护士长。

王新华从医近30年,不忘初心、坚守诺言,忠实践行党员宗旨,为广大传染病患者无私奉献仁心大爱;牢记军人使命,勇于挺身而出,多次投身重大任务,为战胜危害极大的传染病疫情做出突出贡献。

作为传染科医护工作者,每当有重大疫情,王新华总是冲在第一线,不惧危险、勇挑重担,践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2003年非典肆虐,王新华一头扎进非典病房,护理北京市第一批输入性非典患者。与非典激战106个日夜,她经手护理的30多位重症非典患者,无一例死亡。20085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王新华主动请战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协助做好灾区防疫工作。2009年,甲流疫情暴发,王新华在传染病房一干就是3个月,所护理的20多位患者全部康复出院,为医院实现甲流防控工作人员零感染、来源病人零漏诊、确诊病人零死亡、疑似病人早诊断的目标作出有力贡献。

在小儿肝病科工作期间,王新华视患者如亲人,信守医德仁心。她照顾患儿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打针敷药、喂奶把尿,用母爱精心护理每一位患儿。她与无数患儿家庭结下深厚感情,许多患儿长大后都亲切地称她王妈妈。担任妇产中心护士长后,她刻苦钻研学习,掌握国内外传染病妇产护理知识和管理经验。6年多来,有2000多名乙肝产妇在妇产科顺利生产,98%以上的新生儿成为健康宝宝。

王新华经常代表国家参加援外抢险救灾、疫情防控和医疗救助任务,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兑现南丁格尔誓言。2013年,她被确诊为宫颈癌。术后三个月,她就主动要求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菲律宾,参加强台风海燕灾后医疗救助行动。20149月,王新华主动请缨赴塞拉利昂执行抗击埃博拉疫情任务。作为第一批援塞医疗队护士长,她参与制定68243条诊疗制度和防护措施。

王新华荣获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等称号,被授予第四十五届南丁格尔奖章,荣立三等功2次。


艾买尔·依提,男,维吾尔族,19442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民政局退休工人。

他为战友守墓,毕其一生陪伴为国捐躯的英烈。艾买尔·依提是一名老兵,1970年,当得知叶城县烈士陵园招聘工作人员后,他带着妻子和刚出生6个月的孩子搬进了烈士陵园,一守就是47年。他像戈壁红柳一般,和寂寞作伴,与艰苦为伍,绽放出令人赞叹的生命光芒。

艾买尔·依提19604月参军,1962年参加了边境自卫反击战。1968年从部队退伍返乡后,艾买尔·依提被分配到家乡叶城县佰西热克乡16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新疆军区在叶城县修建了烈士陵园。听说烈士陵园招募守墓人,艾买尔·依提立即辞去工作,主动要求为牺牲的战友守墓,带着妻儿举家搬进烈士陵园的一间小屋,开始了自己的守墓人生活,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艾买尔·依提常说:他们是我的战友,在一个战壕里待过,我不能让死去的战友们孤单、寂寞。

昆仑山脚下的叶城县紧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终年干旱少雨,再加上当时经济困难,经费投入不足,戈壁滩上建起的烈士陵园内一片荒凉。地上都是野草,沙土很多,周围一棵树也没有,风刮起来,到处是黄土。艾买尔·依提回忆说,他没有等靠国家帮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拿起铁锹,自己动手植树造林,美化陵园环境。艾买尔·依提一边从三四公里外的水闸引水,一边带领全家老小栽种树木。按照汉族人的习惯,他在罗光燮、王忠殿等英雄墓碑前栽下了青松翠柏,在司马义·买买提烈士墓前栽下了两棵桃树,因为维吾尔族人喜欢果树,地下的战友可以春见桃花、秋闻果香

慢慢的,艾买尔·依提年纪大了,他很担心今后的工作谁来干。大儿子艾尼瓦尔·艾买尔知道了爸爸的心思后,2002年辞去工厂的工作,来到烈士陵园接替了爸爸的工作。叶城县烈士陵园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节以及重大纪念日,艾买尔·依提一家人都会提前洒扫陵园的每一个角落,祭奠陵园内的烈士。40多年来,艾买尔·依提一家两代人守护着烈士陵园,对于艾买尔·依提一家人来说,烈士陵园里长眠的每一位烈士不仅是他们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更是难以舍弃的伙伴。

艾买尔·依提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陈淑梅,女,汉族,19561月生;李其云,男,汉族,19561月生。二人系夫妻,均为重庆市铜梁区巴川街道六顺花园居民。 

2013年,陈淑梅和李其云的独子意外身亡,欠下67万元债务。两位老人强忍悲痛,替子还债。4年来,老两口起早贪黑,共做手工馒头、包子约50万个,一分一厘攒钱,用辛劳和汗水,还清了大部分欠款。 

陈淑梅、李其云的老家在铜梁区平滩镇青杠村,生有独子李道生。儿子做塑钢门窗生意。2009年,塑钢门窗生意趋冷,李道生因亏损不得不多次举债。这时,陈淑梅患上了多发性肌炎,住院治疗两个月,医疗费近10万元。为减轻经济压力,李道生一边继续支撑生意,一边为一家建筑公司开水泥罐车。2013418日,李道生爬上水泥罐车整理物品时,不小心从车顶跌落,头部受重伤,不治身亡。得知噩耗,陈淑梅和老伴李其云当场晕厥。 

听说李道生走了,很多债主担心账收不回来,纷纷跑到陈淑梅面前出示借条。面对一个个上门讨债的人,陈淑梅说:那是你们的血汗钱。放心吧,只要借条上有我儿子的签字,我都认!我会尽快还你们的钱,绝不欠一分钱。经过核实,李道生共欠下67万元债务,连房子都抵押给了债主。 

得给孙子留个窝,一家人也有个落脚的地方。陈淑梅用儿子41万元赔偿款,还掉了第一笔30万元欠账,将房子赎了回来。随后,她拿出儿子剩下的赔偿款和家里所有积蓄,按照借据日期,先借的就先还,又还了20万元欠账。为了能早日还清剩余欠账,老两口想尽一切办法挣钱,捡破烂、发传单、打零工……后来在社区干部、小区物管和邻居们的帮助下,他们在小区内开起了早餐摊。陈淑梅做的馒头、包子个大味好,附近居民纷纷前来购买。当别人的馒头已卖到11个时,老两口仍坚持4年前的价格只卖5毛钱。好多人劝他们该涨价了,可陈淑梅说:现在1个馒头能挣2毛钱,这么多好心人在帮助我,不能涨!” 

4年来,老两口已经卖出馒头、包子约50万个,还差5万元,就能还清所有债务了!对社会各界的关心,陈淑梅和李其云满怀感恩:这些温暖我们会永远记在心里,大家给了我们信心,再苦再累我们也不会放弃!相信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 

陈淑梅、李其云荣获重庆市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呼秀珍,女,汉族,194412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咸阳道北中学特级教师。

1965年工作至今,呼秀珍坚守讲台52年,没请过一天病事假,没耽误过学生一节课,没放弃过一个调皮学生,没收过学生一分钱补课费。她7次参加教学比赛,全部获奖,负责的科研课题获一等奖。

我爱课堂,课堂就是我的岗位。在几十年教学生涯中,呼秀珍始终做到四个认真,就是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认真对待教学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翻开她保存的48本教案,每本扉页上都写着认认真真教书,全心全意育人”“和和气气做严师,扎扎实实抓教学等自勉的话,字里行间渗透出她对教育的执着,对事业的忠诚。

学生们喜欢她,称她的课堂为快乐的语文课。她精心为学生们设计一分钟演讲”“新闻播报”“分角色朗读等教学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担任班主任40年,所带班级均被评为优秀班级。她爱生如子,总结出爱生四法:对学习好的学生,从严要求,保持优势;对学习中等的学生不断鼓励,步步推进;对调皮生和学困生以诚相待,宽容耐心;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处处体谅,悉心关怀。对于特别难教育的学生,她从不放弃,不辞辛苦挨个进行家访,用仁爱之心转化他们。

1999年起,呼秀珍利用双休日、寒暑假,不顾山高路远,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开展师德师风、家庭教育等报告940场次。2002年起,她为社区和家长学校义务讲课98场次,普及家教知识。她自编教材,出版《放飞希望》《献给孩子的爱》《思念与传承》《托起明天的太阳》四本家庭教育专著;创办《好家长》简报200多期,印发1万余张;在《中国妇女报》呼妈妈家教热线栏目发表文章80篇,有针对性地为家长们答疑解惑。

呼秀珍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陕西省教书育人终身荣誉奖等称号。


房公训,男,汉族,19304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莱芜市茶业口镇崖下村村民。

13岁起步,一直走成耄耋老者,就是为了兑现一句承诺。为烈士寻亲,五下江西,病而无怨,艰而不悔。73年前的承诺,73年的执着坚守,73年的真情倾注,73年的寻亲之旅,诠释了房公训的忠信大义,谱写了一曲守信践诺的真情之歌。

19421111日,抗日英雄钟效培在莱芜茶业口镇榆林前村开展工作时突遭日军袭击,身负重伤,后被转移至崖下村。年仅13岁的房公训负责为钟效培送饭。虽经细心照料,钟效培终因伤势过重牺牲。临终前,他告诉房公训自己是江西兴国县人,并托付他在抗战胜利后,想办法和家人联系,让他们知道自己死在这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房公训一直没和兴国县方面联系上,但他心里一直记着、念着、想着。他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为钟效培守墓、上香、烧纸……几十年时间从未间断。

2002年春,72岁高龄的房公训不顾家人反对,赶到兴国县打听钟效培的老家。兴国县的烈士有5万多人,找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房公训寻找无果,并没有气馁。2006年春,他在崖下村租了3间旧房子住下来,主持为钟效培修坟立碑之事。租赁的破房子到处漏风渗雨,十分荒凉破败。老人出钱整修房屋,制作印有钟效培事迹的宣传画挂满屋内的墙面,建成了由他自己设计、出资、布展的钟效培烈士纪念馆。2007年,他瞒着家人偷偷再次南下。这一次他通过有关档案资料掌握了钟效培老家的详细地址,到达了兴国县埠头乡龙沙村。他找到龙沙村党支部书记,说明来意。村支书告诉他,钟效培仅有三个侄子尚在人世,但都在广东打工,无法取得联系。房公训决定留在龙沙村等候,最后因花光身上的钱,无奈踏上归程。2008年、2009年、2012年,房公训又先后三次南下,可惜都无功而返。

20158月,开国元勋耿飚将军之女耿焱了解到有关情况,深受感动。在耿焱帮助下,2015922日,钟效培的侄子钟铅元怀揣家乡泥土和泉水,来到崖下村。在钟效培墓前,85岁的房公训悲声朗诵当年钟效培唱给他的歌,痛彻肝肠的场景让在场的所有人热泪盈眶。73年后,这场迟来的亲人祭祀,终于了却房公训老人的心愿。一份嘱托,一句承诺,一生追寻,这就是房公训的人生写照。

房公训荣登中国好人榜


郭俊华,女,汉族,19775月生,天津市宝坻区天星皮革厂工人。

郭俊华的丈夫和婆婆先后因病去世,家中剩下体弱的公公、未成年的儿子和20多万元的欠款。她擦干眼泪,勇敢面对,每天早出晚归打工赚钱,短短3年多还欠款8万多元。郭俊华用坚强、勤劳、执着践行着诚信报恩的诺言。

5年前,郭俊华的丈夫周大章被确诊为白血病。她带着丈夫跑遍各大医院,花光所有积蓄。在最困难的时候,亲戚朋友、街坊四邻都伸出援手,但最终没能留住丈夫的生命。没多久,婆婆也因为伤心过度,突发脑出血离开人世。公公年老多病、儿子尚未成年,家里家外能依靠的只有郭俊华。她没有逃避,毅然支撑起这个家。我曾经答应大章,为他搭建一个美满的家庭。现在他走了,这句诺言还在。郭俊华很快在一家鞋厂找了份工作,把挣的钱大部分用来还债。为了多挣点钱,她每天早出晚归。3年来,除了春节工厂停工,她不曾休过一天假。

多加一天班就多赚一天钱,就能早点还上欠债。她有一个小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每笔借款和善款。村民王新说:我们捐款是一份心意,从没想着让她还。可郭俊华不这么认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大家帮助了我们。这都是大伙对我们家的恩情,这份情我永远记在心里,但钱一定得还。几年下来,郭俊华还清了一多半的欠债。

郭俊华的辛苦,公公很心疼,几次提出让郭俊华再找一个,不少人也给她介绍对象。郭俊华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这个人必须跟她一起照顾公公和儿子,一起报答乡亲的恩情。一位男子被她的人品打动,愿意和她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他说:她对家庭的责任,对老人的孝顺,正是我最欣赏的地方。我愿意跟她一起承担,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郭俊华用自己的坚强和诚信又创造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郭俊华荣获天津市道德模范称号。


黄大发,男,汉族,19351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

36年来,黄大发忠实践行修渠、致富的誓言,带领群众绝壁凿天渠,建成一条跨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解决了当地的缺水问题,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被当地群众称为当代愚公

草王坝曾缺水严重,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来回要走两个小时。1958年,黄大发当选草王坝大队大队长。他许下承诺一定要想方设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这句话成了黄大发的人生信条。由公社牵头,村里组成施工队,黄大发任指挥长,开始修建红旗大沟,打通隧道建成沟渠,引来大山背后的螺丝河水。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工程只打通了116米长的隧道,水渠后来被废弃。但黄大发并没有放弃,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执念: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修通水渠,解决村里人畜饮水问题,改变贫困现状。1989年,54岁的黄大发向组织申请到枫香水利站跟班学习水利知识和开凿技术。

经过多方奔走和申请,1992年底,修渠工程终于立项。第二年正月初三,水渠工程冒着大雪开工。黄大发既当指挥长又当技术员,年近六旬的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在修擦耳岩段时,一处倒悬的崖壁成了难题,年近六十的黄大发把麻绳系在自己身上吊下悬崖测量。修渠期间,黄大发的女儿和孙子相继因病去世,黄大发承受着悲痛,坚守在修渠一线。1994年,水渠的主渠贯通,河水第一次满满当当地流进草王坝村。群众以黄大发的名字给这条渠命名为大发渠

水渠修好后,为了兑现带领村民致富的诺言,黄大发把精力又放在脱贫致富上。他先后带头搞起养殖业、种植业,带领群众坡改梯,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良田。

黄大发荣获时代楷模、贵州榜样·最美人物、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魏德友,男,汉族,194011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退休职工。

53年来,魏德友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为国戍边信念,与妻子一起驻守在夏季蚊虫肆虐、冬季风雪埋人的无人区,过着家住路尽头,放牧为巡边的生活,书写了西陲戍边半世纪,我伴寂寞守繁华的非凡篇章。

1964年,魏德友和30多名战友一起,从部队转业来到161团兵二连,驻守在萨尔布拉克。这里冬季狂风肆虐,暴雪深达1米多;夏天蚊虫猖獗,当地称十个蚊子一盘菜。他和战友们一起屯垦戍边。那时,边境形势十分严峻,放牧巡边线某种意义上就是国境线,退一步或进一步都关系到领土主权。他和战友们同守边牧民一道,坚持通过放牧的方式捍卫领土,与手握钢枪的外国士兵面对面也不曾后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边防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可魏德友和妻子依然坚守在空旷的草原深处。他所在的兵二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裁撤,原本可以被分到离城市更近的连队去,但他主动留下来,停薪留职义务戍守边防,放牛羊养活一家人。他总是说:这块地方不能空着。每到夏季,魏德友要时刻观察是否有人畜抵边,一旦出现险情,第一时间冲上去制止、劝返,解决不了的就立即与边防派出所或者边防连联系。

2002年,魏德友夫妇退休,在山东工作的4个孩子力劝父母回乡养老,但他就是不肯,还说服老伴留在萨尔布拉克继续义务戍边。2003年,中哈两国边境界碑、围栏设立,国防公路贯通,魏德友成为兵二连唯一见证这一庄严时刻的人。那一刻,他抚摸着中国173号界碑泪流满面。50多年来,魏德友夫妇在辖区西巴里坤、萨尔布拉克、额敏河南畔,构筑了长达20公里的移动界碑,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不忘初心,为国戍边,是这位古稀老人一生的坚守。

魏德友荣获时代楷模、第五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