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来源: 责任编辑: 时间:2018-07-02 15:59:14

第十八讲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九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增强“四个自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极大深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起奋发的勇气、创新创造的活力。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讲文化自信,有充分理由和充足底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支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光明前景的今天,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二、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自身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自身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自身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落实好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之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人是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设者。这样的时代新人,应当在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等方面,有新风貌、新姿态、新作为。要进一步探索把握时代新人的标准和要求,把“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同“培养什么样的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任何一种价值观在全社会的确立,都是一个思想教育与社会孕育相互促进的过程,都是一个内化与外化相辅相成的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贯穿国民教育之中,融入教育教学、校风学风,引领师德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根本任务,体现到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各个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丰富营养,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充分发挥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方面。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必须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行动,使之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成为全体人民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党员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把家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运用生活化的场景、日常化的活动、具体化的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历史和现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仍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要增强问题意识,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继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重任。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着力提出立足中国立场、具有中国智慧、反映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努力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四、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是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定位和明确要求,为新闻舆论战线不负重托、履职尽责指明了方向。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正确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

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确保新闻媒体始终为人民服务。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根本体现,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认清西方所谓“新闻自由”的本质,自觉抵制西方新闻观等错误观点影响,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要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穿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落实到每一个新闻舆论工作者身上,层层把关、人人负责,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做好正面宣传,要注重提高质量和水平,用心用情开展宣传,让群众爱听爱看,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要把真实性视为新闻的生命,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是不能触及负面问题,关键是要从总体上把握好平衡,既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也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改进创新,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增强工作针对性,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推动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把握好时度效,把准时机、节奏,把准力度、分寸,从群众口碑、社会共识上看效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提高业务能力、转作风改文风、加强道德修养,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五、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不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首先要解决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努力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刻认识和把握好文艺与人民的辩证关系。一是人民需要文艺。随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学艺术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二是文艺需要人民。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三是文艺要热爱人民。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对人民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优秀作品。

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要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既见“高原”又见“高峰”。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装点祖国的秀美河山,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要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实践,抒写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要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今天,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用蕴含其中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加强研究阐释工作,讲清楚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全面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创造、生产生活,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对传统文学艺术的扶持,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兼收并蓄,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古往今来,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往往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项“形于中”而“发于外”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既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也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着眼扩大中华文化影响,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动力在改革,出路在改革。要把握文化创作生产传播特点,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发展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为重点,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成果,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在物质上要强大起来,在精神上也要强大起来。中国精神就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这一精神,就是要始终发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推动我国不断向前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只要始终发扬中国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人间奇迹,就一定能够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

传播中国价值。当代中国价值,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国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成功的。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贯穿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要把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与当代中国价值紧密结合起来,从哲理、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深入阐释中国梦,不要空喊口号,不能庸俗化。要注重从历史层面、国家层面、个人层面、全球层面等方面说清楚、讲明白,使中国梦成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的生动载体。

凝聚中国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以及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大团结的力量。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勇于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革除各方面体制弊端,充分显示了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充分显示了13亿多人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真正英雄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

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现在国际舆论格局总体是西强我弱,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这表明我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还没有转化为话语优势。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提出中国主张。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提高讲好故事的能力,着重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展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